隨著消費者對輔食需求的增長,輔食市場正在不斷的擴大,品牌和品類也都在隨之增加,降低食物過敏風險或者是低敏的產品開始出現,它有望成為輔食市場創新的新方向。
輔食市場要想更上一層樓就要品質+創新,品質是一切的基礎,而創新才是使行業進步、發展的關鍵。
01
新進品類低敏輔食
在寶寶成長到6個月時,單一的喂養方式已經不能滿足寶寶的需求,需要逐漸添加輔食,寶寶也開始逐漸接觸到更多的食物。
隨著新生代父母優生優育觀念的增強,父母想要給孩子更好的,愿意為寶寶付出更多。而輔食作為寶寶的第一口口糧,新生代的寶媽寶爸對輔食有著更高的要求,但是吃的健康是消費者最關心的。
由于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目前的生態環境,喂養方式,寶媽生活作息等的影響下,嬰幼兒過敏性疾病的發生率越來越高,已經非常受到父母的關注。
隨著輔食市場的不斷提高,預防過敏或者低敏輔食成為行業新晉冒出的品類,成為新生代父母關注歡迎的特色輔食。雖然整體的體量還不是很大,但是發展前景不錯。
02
國內過敏寶寶的比例已經達到8%
市面上的部分輔食中添加有牛奶、乳粉、大豆粉等成分,而生活中常見的食物過敏源有牛奶、雞蛋、大豆、魚類、貝殼類海產品、花生、堅果、小麥等,這些容易讓嬰幼兒接觸的產品很容易引起嬰幼兒過敏反應。
也有些輔食與奶粉或者其他生產容易引起過敏的產品在同一條生產線生產,這也容易引起過敏的風險。
目前,過敏問題越來越受到專家和父母的重視。根據專家判斷,國內過敏寶寶的比例已經達到8%,每年新增過敏新生兒超過600萬,其中約2%即約12萬新生兒的情況較為嚴重需要醫療救治,其他則需要正確的干預,對過敏反應加以控制。
而0-2歲為過敏反應高發時期,隨后會逐漸好轉,3-7歲部分以過敏疾病發病作為估計,中國7歲以內的過敏兒童總量保持在2100萬以上。超過40%的0-2歲嬰幼兒曾經或正在發生過敏性癥狀,19.8%的嬰幼兒曾就醫確診為四類過敏性疾病,比如食物過敏、哮喘、過敏性鼻炎、特應性皮炎。各類過敏性疾病患病率均有上升趨勢,且隨著城市化進程加劇,預計仍將繼續上升。
隨著過敏現象的不斷增加,醫生給出的最佳治療方法就是回避過敏原,即回避上述這些可以導致過敏的營養物質。
而輔食中的新晉品類低敏輔食正中消費者的心意,能夠讓寶寶避免過敏的問題,而且在滿足營養需求的同時,更添一層防過敏保護。
所以低敏輔食擁有一定的發展機會,將會成為輔食市場研究的新方向,也是企業競爭的新市場。
03
低敏輔食成企業競爭的新目標
此前,《母嬰時代》曾關注過這類食品,行業內專注降低食物過敏風險或者低敏的產品并不多,市面上一般只有低敏奶粉,很少有低敏輔食的概念,針對易過敏寶寶的低敏配方輔食特別少見,所以大家對低敏輔食的關注度并不高。
但隨著市場需求的增加,不斷有企業深入到這一領域,并推出與之相關的產品。天然有機、無乳糖、無麩質…這些食品概念逐漸走進嬰幼兒品牌的視野,有越來越多的品牌開始關注這些方面,比如雀巢旗下來自美國的早期介入多種食物蛋白過敏原的輔食類產品Spoonfulone (匙倍樂)。
資料顯示,“Spoonfulone匙倍樂”含有16種食物蛋白,覆蓋90%的食物過敏原,可直接添加至輔食食用。
而來自泰國的米克叔叔,在成分方面,嬰幼兒輔食全系列無麩質、無乳糖、低敏0添加,規避八大常見過敏源。
其他輔食品牌比如嬰尚也在2020年7月推出了低敏高鐵米粉、澳立佳也是一個嬰幼兒無敏輔食新品牌、英氏也有米粉產品選用低敏配方,不添加鹽、糖、香精、色素、乳粉等,不少品牌已經關注到這個領域,強調采用低敏配方或者低敏原料生產。
各大品牌紛紛加入低敏輔食市場,可見低敏輔食市場越來越受到關注,也說明低敏輔食市場具有發展潛能。
04
創新是更上一層樓的關鍵
市面上一般只有低敏奶粉,很少有低敏輔食的概念,低敏輔食目前還屬于比較空白的市場,品牌比較少,消費者可以選擇的范圍還比較窄。
企業方可以作為一個戰略產品卡位市場,也可以作為與市場形成差異化的品類進行布局,深入拓展細分的輔食市場。
當下,消費升級和精細化喂養需求推動細分品類發展,尤其是高附加值的功能性產品,增速可觀。
要想低敏市場更好的發展,就是要不斷的創新,要精準的洞察消費者的需求,打造差異化的產品,不斷的根據市場進行調節,才能在低敏輔食行業拔得頭籌。也是整個低敏輔食行業更上一層樓的關鍵,只有創新才能使市場不斷的進步。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向母嬰行業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聯系方式:17788122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