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下滑成為近年來梗在母嬰行業發展的關鍵所在。
數量減少也意味消費需求和頻次的減少,而奶粉作為母嬰行業的剛需品類受到的影響自然不容小覷。但好在一些產品通過打造差異化的標簽也構建了自身的產品優勢,同時也推動了細分品類的發展,像有機、A2、羊奶粉、兒童奶粉以及中老年奶粉等品類都有亮眼表現。
但這當中不得不提的就是兒童奶粉領域。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來看,我國0-3歲嬰幼兒為4188萬人,而3-14歲群體有2.1億人左右。龐大的人口基數,也意味著其消費潛力的無限。
去年頭部品牌相競投入,也帶動了兒童奶粉浪潮涌起,因此去年也被很多人看作是兒童奶粉崛起元年。在這種氛圍的烘托下,一些中小品牌也開始涌入這一賽道,這些品牌通過對配方的研發,主打長高、益智等賣點,在形成品牌自身優勢的同時,也促使著兒童奶粉這一品類開始被更多人接受。這也促使了不管品牌方還是終端門店,都看好兒童奶粉的發展前景。
然而疫情過后,實體門店普遍面臨客流量下滑以及客單價下降兩大致命問題。而兒童奶粉一度承擔著拓寬消費群體,增強消費黏性的作用。但坦白來說兒童奶粉并不是剛需品類,這也就意味著想要觸達更多消費群體就需要市場教育和時間發酵。
但當前大家普遍感覺生存艱難,為了讓兒童奶粉這一品類盡快發揮價值,很多人開始通過比拼價格的方式去吸引消費者的注意力。盡管市面上很多兒童奶粉標價在330-380之間,但實際成交價只有200出頭,有甚者也曾出現200塊買一送一的情況。此前就有不少渠道反映,去年兒童奶粉整體銷量確實見漲,但成交價卻降低了。
從價格持續走低中能夠看出,兒童奶粉似乎已經出現了早熟的情況。之前有業內人士表示,當前兒童奶粉市場規模大概在20-30億左右。相較于近千億嬰配粉市場,量遠沒有達到一定規模,而這時價格就開始出現不穩,很有可能導致這個品類無法做大。
其實越是市場艱難時期,品牌方和終端越應該攜手一起,而穩住價盤就是第一步,只有這個品類進入良性發展階段,才有機會進入下一步做大做強,對于身處這個行業的從業者而言才有機會分到最大的一杯羹!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向母嬰行業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聯系方式:17788122807